一名司炉人眼中的“大道与匠心”--柴向前
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标签
在家里,他们是坚实的后盾
在公司,他们是果敢的攀登者
无论是大家,还是小家
他们一直在向前,向前,再向前
活出精彩
演绎不凡
平凡是什么?没有厚重的身家;没有令人羡慕的外貌;没有耀眼的光环。平凡是表面的平常,是一般人可以忽略的存在。但从另一个角度上说,平凡可以做伟大的反义词。对于锅炉人来说,他们的岗位平凡普通,他们的工作琐碎脏乱,但是平凡不意味着平庸,普通不等于不重要。所有最平凡的积累成就不凡的事业。
柴向前,一位将职业做成了专家的不凡者,在他眼中,“成为一名最优秀的司炉人”就是他不凡的追求。
他的不凡
这是柴向前从小柴到老柴的第33年,也是他17岁告别校园进入华康的第33年。
没有人天生会这些,从最初对能源与维修工作完全陌生的农民工,成长为精通锅炉设备运行的行家里手。这其中的艰难和付出不言而喻。用柴向前的话说就是:“做事不怕苦不怕难,就怕不用心,只要用心,哪有做不好的道理。”
无论是指标的控制、系统的熟悉程度,还是降低能耗、增升产能,柴向前一直把自己定位在司炉岗位的最前沿和操作的最高标准上。现在,不管是运行参数的一个微小变化,还是设备电机发出的一丝异响,他都能用眼睛和耳朵准确找到“病因”。但在最初运转这些“庞然大物”时,他也碰过一鼻子灰。
2016年7月,12吨点炉,经验主义的驱使下,炉温过高的处理办法就是加大送风。但在加风的情况下,炉渣却产生了分层现象,上层的细颗粒由于温度、密度过高,迅速产生局部结焦,从上至下造成块状结焦,导致送风短路,炉膛逐渐被焦块占据,融成一体。在场司炉工无一不唉声叹息,整个炉膛的焦块,宣告了第一次点炉失败。这不止意味着要将焦块一点点击碎拖出炉膛,也意味着生产又将延滞6个小时。钻进炉膛。热浪席卷而来,只有进去过的人才知道那里的滋味。
第二次点炉,无独有偶,又遇上炉温过高,但大家都尚未意识到问题所在,一次次的加风换来的是满身的汗水。面对两次失败,大家信心受挫,身影也略显疲惫,但仍着手准备第三次点炉,幸运的是成功了。
在那次点炉之后,柴向前痛定思痛,翻阅书籍、查找资料,咨询锅炉设计厂家,誓要拿下这只拦路虎!又一次检修来了,还是12吨锅炉,还是炉温过高。大家面面相觑,上一次失败的惨痛经历还历历在目,柴向前却胸有成竹,仿佛早已洞悉,“加煤渣!”柴向前下达了一个大胆的指令。众人听后不可置否,但却被他自信的笑容慢慢感染,加过煤渣之后炉膛瞬间就黑了脸,不会是烧灭了吧,大家连忙看向柴向前,而他则气定神闲,“等”,当炉膛中蓝色被橘黄色所代替,大家知道,他成功了!过后他解释道:“降低炉膛温度的不只有加风,加渣也可以,加渣之后,适宜的风量将新加入的煤渣均匀的扩散到炉膛的每个角落,煤渣会吸收炉膛多余的热量,从而有效降低炉膛温度,避免结焦!”,大家听后纷纷竖起大拇指,尊称一声“柴师傅”。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,柴向前再次优化点炉参数、强化员工操作技能,在他的带领下,近两年的点炉成功率达到100%,这对司炉人来说,可谓之一大创举!
2017年2月,35吨锅炉年底检修项目开始了,埋管焊接、联箱更换、炉墙浇筑、热工仪表检定及更换、布袋更换等一系列工作接踵而来,完成所有工作的时限只短短7天。其中埋管更换需要和炉墙浇注需要错开时间施工。柴向前说:我停不下来,生产线在等蒸汽,客户在等我们的产品。于是从早上5点到凌晨3点,他带领两班人马不分昼夜。盯着设备参数、检验烟道,查看管阀,7天鏖战,一道道难题终于在他们面前低下了高傲的头颅,笑到最后的,是坚守、拼搏、顽强的他们。但即便是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,柴向前内心也一刻不得放松,因为随后就是点炉,他打起精神迎了上去,清理炉膛、勾风帽、筛渣、铺渣,一气呵成,直到火渣在炉膛里翻腾的那一刻,柴向前知道点炉成功了,一屁股瘫软在2月的水泥地上,倒头睡去了。
他的平凡
我们曾担心柴向前每天工作繁忙,在公司日复一日,能够陪伴家人的时间很少,内心会觉得有所遗憾。但是他确实温柔而又开心地说道,没什么遗憾的,领导们对我们这些员工都特别关心,家里人也支持我,孩子懂事儿,从小没让我操过心。当柴向前谈到他的孩子时,他的眼中仿佛有星星。
大概这就是属于一个平凡父亲的温柔。
柴向前在华康生活了33年,这么些年,他早已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,帮助困难员工、照顾受伤的同事,协助顶岗代班,在他看来,这一切都已行云流水般自然。脱下节日的盛装,看着厂区一条条生产线日夜不停,他的心中,踏实。
站在锅炉旁的柴向前,像一个战士坚守着自己的岗位,三十年如一日,没有太多的无聊与乏味,有的是对生活的热爱与激情,在这个喧嚣的时代,有的人还在迷茫,有的人执着一份职业已经做了快一辈子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