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N EN
关注心理健康,功能性糖醇在情绪愈疗类食品饮料有哪些应用?
2023-07-09

近日,著名歌手李玟因抑郁症逝世,引发全网对情绪健康的关注和讨论。当前人们生活节奏加快,学习和工作压力增大,烦恼、焦躁、抑郁等负面情绪逐渐增多,心理问题已成为困扰很多人的“现代病”。

《2022年国民心理健康调查报告:现状、影响因素与服务状况》显示,在成年人群中,18岁-24岁年龄组的抑郁风险检出率高达24.1%,25岁-34岁年龄组的抑郁风险检出率为12.3%,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呈现出年轻化的态势。受此影响,愈疗类食品和促进情绪健康的功能性食品受到了市场的关注。

01

愈疗类食品,糖醇能发挥哪些作用?

根据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调查显示,焦虑、抑郁情绪的高发,食物正在成为消费者发泄与适当放纵的载体。更多消费者不仅愿意为口腹之欲买单,更愿为情绪价值买单。甜食被认为具有让人感到快乐和放松的效果,这是因为它们能够刺激脑部释放多巴胺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,这些物质与愉悦感和满足感有关。在情绪低落时时,通过吃甜食能有助于改善心情。

但过量吃甜食,反而会对情绪健康产生不利影响。有动物实验表明,食物中大量添加糖的比例,会使动物焦虑和抑郁行为增加,皮质醇水平上升。并且吃甜食容易导致肥胖,长期大量摄入糖还会产生胰岛素抵抗,而这类代谢紊乱会造成低度的持续炎症反应,也会增加抑郁风险。在健康化大趋势下,糖果、巧克力、曲奇之类的甜点零食正在转向零糖低卡,用健康的甜味为消费者愉悦心情。

功能性糖醇作为主要的填充型甜味剂,在甜食的减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。木糖醇甜度与蔗糖一样,热量只有蔗糖的60%,不刺激胰岛素分泌,不易引起血糖升高和龋齿,还具有益生元作用有助于肠道健康,被认为是一种健康的代糖,广泛应用于糖果巧克力、雪糕冰淇淋、糕点饼干等各类甜食中。此外,麦芽糖醇在烘焙类甜点,赤藓糖醇在含糖饮料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,让消费者在用甜味愉悦心情的同时避免糖带来的健康负面影响。

02

糖醇在情绪健康类功能食品中的应用

消费者对情绪健康的兴趣日益浓厚,促进情绪和精神健康的功能成分和食品饮料市场也在持续增长。Innova Market Insights报告称,28%的全球消费者对自己的心理健康表示担忧。36%的人认为功能性产品可以改善他们的情绪、对抗焦虑和悲伤,46%的消费者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改善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。

常见的情绪健康类功能成分主要包括γ-氨基丁酸、L-茶氨酸、B族维生素、镁、益生菌等。γ-氨基丁酸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,它能抑制过度兴奋的神经元,减轻焦虑;L-茶氨酸存在于绿茶中,有助于放松情绪;B族维生素和镁在缓解紧张和抑郁情绪方面有作用;益生菌和益生元通过脑——肠轴机制,对情绪发挥调节作用,能够调节皮质醇分泌缓解焦虑、舒缓压力、促进睡眠。

在减糖趋势下,功能性食品大量使用以糖醇为主的代糖来替代蔗糖,让产品更加健康。常见的产品应用包括饮料(软饮料、固体饮料)、软糖、压片糖果、巧克力、口香糖等。

软糖是情绪健康类功能食品最常见的产品形式,满足了消费者对口感和便携的需求,正处于飞速增长阶段。据统计,2015年我国功能性软糖产量为39.38亿粒,2020年产量增长至131.17亿粒,年复合增速为27.21%。

糖醇用于功能性食品中,不仅能为产品提供甜味,还具有很多加工优势和健康作用。木糖醇用于软糖具有一定的护齿作用,糖尿病人也可以食用;山梨糖醇、麦芽糖醇在软糖中有保湿作用,可保持软糖的湿润和粘性,避免干缩;赤藓糖醇有助于减少软糖的热量值。